九游会·J9-官方网站|真人游戏第一品牌

在非洲做中医

发布时间:2018-07-16

  日前,由浙江援非医生李新伟著作、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《去!非洲!》,用20万字讲述了一位浙江中医的四年援非经历。他被当地患者亲切地称作“驴医生”;以神奇的中医针灸技艺,被当地人民誉为“上天派来的”。4年里,他和他的队友们不仅顺利地完成了国家下派的援非任务,他还收获了自己的小家庭,收获了援非期间的爱情结晶——儿子“缘非”。

  李新伟是杭州市一家省级医院针灸科的医生。去非洲那年,他正好29岁。因为比英语高手多会一些针灸,比针灸能人多懂一点英语。他经过层层选拔,成为浙江援非医疗队的一员。传播中医文化是李新伟在纳米比亚四年的主要任务。他工作的地方因地命名,叫作卡图图拉医院。这是一家公立医院,李新伟分在医院三楼的针灸门诊。

  在人与人的关系中,医患关系是使彼此可以十分切近的一种。而作者笔下的众多人物,恰恰是因为这种关系,才在银针之下聚沙为塔,成为了作者一个又一个纤毫毕现的观察对象。李新伟的同事和患者基本都是当地人。坐在诊室里,患者陆续走进来,针灸门诊里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。一个妈妈因为腰痛前来就诊。治疗结束离开时,她总是有节奏地拍着手,笑眯眯地对李新伟说 :“DonkeyBye-bye !”老人慈眉善目,神情真诚。可为什么叫他李新伟“驴”呢?李新伟很纳闷。后来才知道,老人说的“Donkey”实际上是南非荷兰语“Dankie”,意思是“谢谢”。老人将两种语言混在一起讲,让李新伟把“Dankie”误以为是英语中的“Donkey”。

  援非四年,作者感受到非洲人民对神奇的中医医术充满了好感。书中,他曾救治过一名叫奥利瓦的患者。半年前,奥利瓦遭遇车祸,导致骨折,住进卡图图拉医院。手术后,骨折早已愈合,可臀部、大腿还是疼得厉害,无法行走。医生告诉他,可能还需住院理疗康复半年。无奈的他拄着双拐,百无聊赖地在医院里整日闲逛。因艾灸的香气,他被吸引到针灸门诊。作者在他的腰部、臀部和大腿上找到几个压痛点,消毒、扎针、通电、烧艾、烤灯、拔罐,治疗结束后,奥利瓦感觉疼痛减轻了很多。在接连治疗数次后,奥利瓦可以丢下双拐健步如飞了。最后,奥利瓦表示想向李新伟拜师学艺。

  加入援非医疗队,是一项光荣的事业,也是一项艰苦的事业。团队的驻地靠近治安最差的区域。为了确保安全,队员们被安置在一个用铁丝网围起来的大院子里生活、工作,驻地、诊室分居大院两端,相距二十分钟的车程。安全起见,当地卫生部还特意安排了佩枪的保安在大门口站岗或在院内巡逻。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他在书中还讲述了许多美丽的非洲自然风光。四年的援非医疗生活也让李新伟收获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——幸福的家庭。刚到非洲半年,他在网上认识了一位老家女孩,两人触网生情;一年后,他回国探亲,跟这位女孩结婚;两年后,他回国探亲,迎接孩子的到来。孩子取名叫缘非。李新伟觉得,自己与非洲有缘,非洲是他的福地,已经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儿子是他这段人生经历的结晶。

  除了中非两国的医疗交流,两国人民之间的美好友谊也让李新伟难忘。在李新伟临回国前,一位患者闻讯赶来,送李新伟一对黑木雕,老人握着他的手说:“李医生,等你再回纳米比亚的时候,我可能就不在人世了。不过,这不成问题。纳米比亚朋友送你的这对木雕会陪你回国,陪你在中国过上幸福的生活。”有朋友的祝福,李新伟的生活很幸福。

  我们的祖先,将中国医药文化划分为三个文化圈,黄河流域是针灸文化圈,长江流域是本草文化圈 ,江南流域是汤药文化圈。作者援非四载,将中国古老的银针,带到万里之遥的非洲。这无疑是我们针灸文化圈的更为苍茫辽远的延展。纵观这部书稿,针不离笔,笔不离针,实际上就是一部十分独特并具有宏大叙事色彩的另类记述,它的意义早已经超越了个人意义上援非四载的经历。


作者:王梁裕子 浏览量:4299
网站首页